肉弓作为三国志战略版中兼具生存与输出的经典阵容,其核心思路在于通过高额治疗和减伤拖入后期,利用陆逊、太史慈等武将的持续输出击败对手。该阵容对红度与战法配置要求较高,尤其是顶配战法如刮骨疗毒、草船借箭等能显著提升强度。白板玩家需谨慎选择,优先保证输出战法而非强行堆叠治疗,避免因伤害不足导致战平或战败。
战法搭配上,陆逊通常携带夺魂挟魄与刮骨疗毒,前者提升属性并削弱敌方,后者提供定向治疗;太史慈推荐当锋摧决与兵无常势组合,兼顾伪报控制与自我续航;程普则需配备抚辑军民和草船借箭,承担减伤与群体净化职责。若缺乏顶配战法,可用婴城自守、暂避其锋等替代,但强度会有所下降。兵书选择需注重联动性,例如陆逊点出奇正相生强化普攻触发,太史慈搭配蛮勇非勇提升智力抗性。
肉弓对抗枪兵时优势明显,但面对爆发型骑兵如吴骑或三势吕需规避,低速法师队也是较优攻击目标。开荒阶段不建议直接使用肉弓,转型后需确保军营等级与科技达标,否则兵力不足会放大战损。满红玩家可尝试携带婴城自守等战法强化续航,白板则应专注于速攻,避免拖入持久战。
若队伍需与太尉盾、吴枪等共享战法,可调整为民军、八门金锁等替代方案,但需接受强度折损。群弓变种如SP袁绍+朱儁的配置对战法要求较低,适合资源有限的玩家。肉弓的强度依赖于合理的战法分配与红度支撑,需根据自身账号条件灵活调整配置。
肉弓在枪兵为主的版本中表现突出,但若主流阵容转向高爆发或控制流派,则需重新评估其优先级。定期参考实战战报并微调战法细节,是维持阵容竞争力的必要手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