航母作为核心战略单位,其使用需要特别注意保护措施和战术配置。航母集中了舰队大部分伤害输出能力,但资产需求高且制造时间长,一旦损毁会严重影响战斗力和发展进度。首要任务是优先升级航母的血量、护甲、闪避和拦截系统,这些基础属性的提升能显著增强生存能力。同时建议将航母编入主队时搭配战列巡洋舰作为前排抗伤单位,并在战巡损失过半时及时撤退以避免航母暴露在火力下。舰队中还应配置拦截型舰船防止敌方侧翼突袭,光锥级巡洋舰是不错的防空选择。

航母的战术部署需要结合指挥值系统进行合理规划。由于每艘大型舰船消耗指挥值较高,过度依赖航母会导致舰队小船数量不足,容易陷入被护卫舰群围攻的困境。建议将航母设置为独立编队,避免与其他主力舰混编导致战斗力分散。在群战时采用封锁战术形成夹击态势,而非让航母单独突进。劣势局中应提前规划航母撤离路线,优先选择曲率飞行时间长的航线或小行星带等复杂地形区域。优势局也需注意不让航母在外过夜,防止被敌方偷袭。

目前主流配置分为战斗机型和护航艇型两种路线,前者爆发力强但需要频繁返回补给,后者可持续作战但单体伤害较低。技术值加点应根据载机类型有所侧重,战斗机优先提升返回冷却速度,护航艇则侧重伤害和命中率。需要注意的是载机伤害加点的性价比相对较低,每点技术值仅能提升约3%的伤害值。特殊模块如B1附加舰载机系统能额外增加载机数量,若获得应优先装备。

必须建立完善的预警机制。保持基地主舰队随时处于编队状态,防止被突袭时航母被迫分散应战。当基地遭受连续攻击且护盾即将耗尽时,应果断选择拆除航母保留资源,避免被敌方缴获。采矿作业时建议将航母停靠在安全区域,远离资源争夺热点。与同盟成员共享矿区信息,建立联合防御体系,能有效降低航母遭遇突袭的风险。

战略打击是航母的特殊战术功能,但使用时需注意多个要点。该功能需要多人协同开启才能发挥最大效果,单艘航母的战略打击效果有限。执行轰炸时舰队将无法移动,必须提前部署防空舰船提供保护。推荐携带T800、林枭等独立作战的舰载机执行此类任务。攻击序列的设置也至关重要,合理的序列能显著提升打击效率。战略打击并非绝对优势战术,需要根据战场形势谨慎选择使用时机。

战后应及时返回基地进行维修,避免带伤作战。资源储备应保持充足,确保受损后能快速重建。定期检查各系统模块的运行状态,特别是载机起降系统的完好程度。与同盟保持密切沟通,及时获取战场情报,能帮助预判风险并调整航母部署。这些细节管理虽看似琐碎,却是保证航母持续作战能力的关键。